
詳情介紹:
喬木,高達30米,胸徑達1.5米;赤鬆的樹皮桔紅色。
分布情況
分布於黑龍江東部(雞西、東寧),吉林長白山區、遼寧中部至遼東半島、山東膠東地區及江蘇東北部雲台山區,自沿海地帶上達海拔920米山區,常組成次生純林;南京等地有栽培。日本、朝鮮、蘇聯也有分布。
生長環境
為深根性喜光樹種,抗風力強,生於溫帶沿海山區及平原,年降雨量達800毫米以上,比馬尾鬆耐寒,能耐貧瘠土壤;能生於由花崗岩、片麻岩及沙岩風化的中性土或酸質土(pH 5-6)山地,不耐鹽堿土;在通氣不良的重粘壤土上生長不好。
主要價值
木材富樹脂,心材紅褐色,邊材淡紅黃色,紋理直,質堅硬,結構較細,比重0.40-0.54,耐腐力強。可供建築、電杆、枕木、礦柱(坑木)、家具、火柴杆、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。樹幹可割樹脂,提取鬆香及鬆節油;種子榨油,可供食用及工業用;針葉提取芳香油。可作庭園樹。抗風力較強,可作遼東半島、山東膠東地區及江蘇雲台山區等沿海山地的造林樹種。
分布情況
分布於黑龍江東部(雞西、東寧),吉林長白山區、遼寧中部至遼東半島、山東膠東地區及江蘇東北部雲台山區,自沿海地帶上達海拔920米山區,常組成次生純林;南京等地有栽培。日本、朝鮮、蘇聯也有分布。
生長環境
為深根性喜光樹種,抗風力強,生於溫帶沿海山區及平原,年降雨量達800毫米以上,比馬尾鬆耐寒,能耐貧瘠土壤;能生於由花崗岩、片麻岩及沙岩風化的中性土或酸質土(pH 5-6)山地,不耐鹽堿土;在通氣不良的重粘壤土上生長不好。
主要價值
木材富樹脂,心材紅褐色,邊材淡紅黃色,紋理直,質堅硬,結構較細,比重0.40-0.54,耐腐力強。可供建築、電杆、枕木、礦柱(坑木)、家具、火柴杆、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。樹幹可割樹脂,提取鬆香及鬆節油;種子榨油,可供食用及工業用;針葉提取芳香油。可作庭園樹。抗風力較強,可作遼東半島、山東膠東地區及江蘇雲台山區等沿海山地的造林樹種。